太阳成集团tyc7111cc


分享到 :
  当前位置 :网站首页-文章正文
信息中心

电话:0543-4861197
传真:0543-4861288
E-mail:lubaosg@163.com
网址:https://www.nyquntuo.com
地址: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焦桥镇东平村南首

文章正文

奶牛流产的原因及综合预防方法

作者:鲁宝 发布 :2014-08-31 浏览次数 :
    近期 ,一些奶牛养殖户反映他们养殖的奶牛出现了流产现象 。奶牛流产除了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外,还会使母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再次怀孕,同时流产会引发其他疾病 ,对奶牛生产影响很大。现从奶牛流产的原因、症状、预防和治疗等方面介绍防治奶牛流产的相关知识 ,供奶牛养殖户参考。
1  流产的原因
 造成孕牛流产的原因很多 ,大致可分为普通流产和传染性流产。临床上常见的多是非传染性的普通流产。许多临床疾病都可引起流产,如慢性子宫内膜炎 、阴道炎、子宫粘连、羊水过多等 ;营养及饲料因素引起流产,如维生素A 、维生素E或矿物质不足,饲料霉变 ,饲喂不当等;饲养管理因素 ,如地面湿滑 、粗暴对待孕牛等也会引起流产;药物因素 ,如大量使用泻药、催情药以及误用有致流产作用的药物等 。传染性流产主要是由于胎膜、胎儿及母体生殖器官直接受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害所致,如布氏杆菌病 、胎儿毛滴虫病等;另外某些传染病可继发流产,如结核病 、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等 。
2  流产症状
 在流产之前,孕牛表现拱腰 ,屡作排尿姿势 ,自阴门流出红色分泌物或血液 。病牛有腹痛现象 ,进而根据胎儿的情况出现下列症状:(1)胎儿消失(隐性流产) ;(2)排出未足月的胎儿;(3)胎儿干尸化 :胎儿死在子宫内,由于黄体存在,子宫颈闭锁,排不出体外,胎儿及胎膜的水分被子宫吸收,体积缩小、变硬,犹如干尸 ;(4)胎儿浸溶 :指胎儿死在子宫内,非腐败性微生物侵入后 ,使胎儿软组织液化分解后被排出;(5)胎儿腐败分解(胎儿气肿):胎儿死在子宫内 ,腐败菌侵入,使胎儿内部软组织腐败分解,产生的硫化氢、氨、二氧化碳等气体,积于胎儿皮下组织、胸腹腔内 ,病牛表现腹围增大 ,体温升高 ,从阴门流出暗红色恶臭液体 ,子宫颈开张,触诊有胎儿捻发音。
 患布氏杆菌病的母牛流产一般发生在怀孕5-8个月 。部分病例呈现关节炎、滑液囊炎及腱鞘炎 ,患牛跛行,严重的关节变形,长期卧地。
3  预防流产的措施
3.1  预防孕牛流产应采取综合性措施。
3.1.1  不喂霜草 、霉草和冰冻饲料,孕牛出汗、空腹时不给饮冷水。
3.1.2  给予怀孕牛适当的运动。
3.1.3  对孕牛用药时,有产生流产副作用的药物不能使用。
3.1.4  防止孕牛受挤压、碰撞 ,别鞭打孕牛,防止受惊吓。
3.1.5  奶牛发生流产后,应详细调查分析原因,疑为传染病的,应取羊水 、胎膜及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进行检验,并深埋流产物,消毒污染场所。
3.1.6  定期检疫、预防接种、驱虫及消毒 。
3.2  有流产病史的患牛,为防止再次流产 ,可根据上次流产的孕期提前15-20天每头肌肉注射黄体酮5-10毫升(每毫升含黄体酮10毫克),而后隔1天注射1次,共注射3-4次 。   
3.3  布氏杆菌病预防措施
3.3.1  加强卫生防疫消毒。牛场每年进行1~2次血清凝集诊断,及时从牛群中剔除阳性牛。助产及人工授精时 ,注意严格消毒 。
3.3.2  及时隔离流产母牛 ,取流产胎儿的第四胃及内容物做细菌学检查,阴性者可回棚饲养;阳性者,应从牛群中挑出来集中淘汰。
3.3.3  不从病牛场购牛。
4  产症状奶牛的治疗
4.1  普通流产
4.1  已有流产征兆,阴道检查子宫颈尚未开张 ,直肠检查胎儿还活着的,可用黄体酮5-10毫升肌肉注射,第二天再注射1次。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E 。为防止孕牛起卧不安,可用安溴剂(含安钠咖2.5% 、溴化钠10%)100毫升加10%葡萄糖溶液500毫升静脉注射。对损伤性流产,用30%安乃近30-50毫升肌肉注射,轻症牛每天注射2次,重症牛每天注射3次 。硫酸阿托品5-10毫克,皮下注射,每天注射2次 。
4.1.2  流产症状已较明显的孕牛 ,不宜用安胎药 ,如子宫颈已开张,胎囊已进入阴道或羊水已流,则用助产的办法取出胎儿 。
4.1.3  延期性流产,应设法取出胎儿。注射溶黄体药和子宫收缩药 ,当死亡胎儿不易排出时,可采用碎胎术分段取出,必要时进行剖腹取胎术。流产后往往伴有胎衣不下,此时及早向子宫内投放抗菌消炎药物 ,但禁止冲洗子宫 。
4.1.4  已有流产症状的胎动不安患牛,可用养血安胎类药物 。
4.2  布氏杆菌病引起的流产 
一般不治疗,直接淘汰。对贵重种牛,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。对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的病牛,用0.1%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,还可用四环素、土霉素、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,但对慢性病例疗效不佳 。

-

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