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成集团tyc7111cc


分享到 :
  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-文章正文
信息中心

电话 :0543-4861197
传真:0543-4861288
E-mail:lubaosg@163.com
网址 :https://www.nyquntuo.com
地址 :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焦桥镇东平村南首

文章正文

奶牛疥螨病的防治

作者:鲁宝 发布:2014-08-23 浏览次数:
   疥螨病又称疥癣 ,俗称癞病,是疥螨寄生于奶牛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。临床上以剧痒、湿疹性皮炎、脱毛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特征 。疥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常寄生于奶牛的皮肤柔软而少毛的部位,它可使犊牛、青年牛生长发育受阻,泌乳牛产奶量下降。

    病原特性

    奶牛疥螨为一种小型螨,体呈圆形 ,大小约为0.2毫米~0.5毫米,呈浅黄色 ,体表有许多刺,虫体背面隆起,腹面扁平 。

    生活史

    奶牛疥螨的发育过程包括虫卵、幼虫、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,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牛体上进行,整个周期约需2周~3周 ,一般正在产卵的雌虫寄生于皮肤深层,而幼虫和雄虫寄生于皮肤表层。

    流行特点

   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和带螨动物,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接触感染,各种年龄的奶牛均可感染,但以犊牛的易感性最高。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,尤其是阴雨天气 ,此时阳光不足,皮肤表面湿度大,适合螨病的发育和繁殖。

    临床症状

    奶牛疥螨多在头、颈部发生不规则丘疹样病变 ,病牛剧痒,使劲摩擦患部 ,使患部落屑 、脱毛 ,皮肤增厚而失去弹性 ,而形成厚厚的褶皱,鳞屑、污物、被毛和渗出物黏结在一起,形成痂垢 ,病变逐渐扩大,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。病牛食欲逐渐减退 ,生长发育缓慢、消瘦 ,产奶量下降 。

    实验室诊断

    选择病变与健康皮肤交界处,用刀割取皮屑,直到皮肤轻微出血 ,取最后刮下的皮屑待检 ,将皮屑滴加少量50%甘油水溶液置于载玻片上,在低倍镜下检活虫体 ,另将刮取的皮屑放在试管中,加5%~10%氢氧化钠溶液 ,煮沸数分钟,每分钟2000转 ,离心5分钟,取沉淀,检查虫体。成虫呈微黄白色,背面隆起,腹面扁平,躯体腹面有四对粗短的足。

    预防措施

    加强饲养管理,增强奶牛体质,搞好环境卫生,保持场地通风 、干燥,定期对运动场 、牛舍进行消毒 。建立科学的驱虫保健制度,建议在每年晚冬早春(2月~3 月)和晚秋早冬(10月~12月)两季进行全群驱虫 ,母牛在产后100天内进行驱虫 ,犊牛在断奶前后驱虫 ,转场、转舍或由放牧转为舍饲前必须驱虫。经常检查牛群中有无掉毛、擦痒牛只,一经发现,及时隔离诊断治疗,待完全康复后,再合群饲养。

    治疗方法

    用1%敌百虫和酒精溶液擦洗患处 ,每周一次,连用2次~3次。用爱普利皮下注射,用量为每50千克体重1毫升。

    讨论

    涂药疗法和药浴疗法用药后要防止牛舔食 ,以免中毒,且这两种方法受天气、环境等因素影响,往往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

    农业部第278号文件规定 ,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及左旋咪唑等药物在奶牛泌乳期禁止使用,只能用于犊牛和育成牛 ,且1周后须重复给药。爱普利是国家批准的唯一可用于奶牛泌乳期使用的驱虫药 ,可用于奶牛全程驱虫,且一针注射可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,对疥螨、虱、蚤等有特效 。

    建立科学的驱虫保健程序,能够改善牛群体质 ,提高抵抗力,提高饲料转化率 ,增加产奶量,延长产奶高峰期 ,直接为奶农提高养殖经济效益。

-

XML地图